-
一年過去了三分之一,我們該怎么辦!
從新年伊始,我們就經歷了一場巨大的考驗。疫情雖然來勢洶洶,在國家的多方努力下,得到了很好的控制。眼看著全國復工、復產、復課都在穩步進行。但是,在目前、甚至更長的一段時期內,我們仍然不能放松警惕,絕對不能忽視防疫工作的重要性,甚至應該更加重視。新冠病毒是一種非常狡猾的病毒,它傳染性極強,在空氣中的生存能力也很強。單純的提高免疫力,或簡單的進行日常防護,不足以阻擋病毒。據科學家研究表明,新冠病毒在空氣中大約可以存活2小時,新冠病毒在干燥環境中的物體表面存活時間可達48小時,即使活性下降也仍然具有傳染性。面對這樣的研究結果,我們在沒有得到疫情被完全控制,或者說在沒有特效藥物、沒有疫苗的前提下,為了自己,為了家人,要重視防護工作。不僅如些,隨著復工、復產、復課,人口的流動加大。更有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,出現了不少輸入型的病例。這就給一些隱蔽起來的病毒創造了機會。也就是咱們現在所說的,無癥狀感染者。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病毒的載體。在他們身邊的人就更不知道了。所以,我們現在加強防護意識,既是對他人負責,更是對自己負責,對家庭負責,對國家負責。對那些戰斗在一線的醫療工作者創造的豐碩戰績負責。我覺得,這種防護應該從兩方面著手。一, 比以往任何時候,更加重視免疫力提高的重要性。在疫情面前,免疫力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說。在疫情最嚴重的地方,也有沒被感染的。這就足以說明免疫力的重要性。中草藥提取物(尤其是:甘-草-多-糖)對于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,也在中國防疫工作中,得到了充分的驗證。很多醫院都采取了中藥調理的方法,使得很多中癥、重癥患者得以平安出院。很多專家學者也都從各種實驗數據中得出結論,中藥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成分,其實就是中藥材當中的多糖成分。所以,在當前這個時期,我們不妨參考網上的一些方法,制作一些中草藥為原料的香囊佩帶,或者尋找一些可以修復、調節免疫功能的中藥成方喝一喝。防范勝于醫治。二, 堅持洗手、戴口罩。在提高免疫力的同時,我們也應該重視洗手、戴口罩。畢竟,免疫功能相同的人,有防護措施的,總會比沒有防護措施的更安全。有專家說,口罩應該每四小時換一只,也有專家說,每天要盡可能多的洗手。而鐘南山院士只是表示出門要戴口罩,要經常洗手。由此可見,有的專家也是危言聳聽的。我們需要重視的是“防疫的思想和觀念”,而不是過度的防疫方法。一個人出門戴2只甚至3只口罩,顯然是沒有必要的,戴1只就夠了?,F在的普通醫用口罩,就足以起到防護效果。同樣,有事沒事就洗洗手,也是沒有必要的。過度洗手,會對皮膚造成嚴重傷害,而皮膚是咱們人體表面最大的一層防護,屬于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。如果它失去的水分,失去了彈性,也就是失去了防護功能。也是不好的??傊?,新冠肺炎可能長期存在,不可能一下子鏟除得一干二凈,并且一直會有可能傳播?,F在還沒有到,讓所有人放松警惕的時刻!我們應該做好打持久仗的準備。一定要有強化保護自己的意識。日期:2020-05-06 查看詳情 -
修復自愈力——戰勝疾病重獲健康的最高境界
自愈力,是指機體的自然愈合能力,是人人都有的自身調控能力。所以不能過度干預,否則就會擾亂“神醫”(自愈力)的步驟,給“神醫”幫倒忙。 自愈系統與生俱來,人體在內的諸多生命體,都存在一個與生俱來、自發作用的自愈系統,使其得以維持健康狀態,免于在來自外界的物理、化學、微生物等侵害中喪失生命力。因此說,人體的自愈系統是經過自然界億萬年的洗禮,不斷地鍛煉而形成的。修復自愈力——戰勝疾病重獲健康的最高境界 現代科學研究指出:自愈系統包括防御系統、應激系統、免疫系統、修復系統、內分泌系統等若干個子系統,其中任何一個子系統發生協調性、功能性障礙或者受到外來因素破壞時,自愈系統會調動其他子系統來“替補”,使機體維持健康狀態。而當其他子系統的代償能力不足以“替補”時,人就會生病,或者處于亞健康狀態。 需要注意的是,在人體自愈系統的調節過程中,常常以減弱身體某些生理活動為代價,甚至暫時關閉某些機能,以減少養分的消耗,而將養分分配給身體出現問題的部位。因此,這個過程會使人體某些局部表現出一些癥狀,這其實是一種身體警告,提醒人體出現了某些不平衡。例如人體的發燒,可能是提醒人體某些地方有炎癥,而發熱則是自愈系統為了醫治人體而做的有益調節。 因此說,自愈系統的調節包納了整個人體,其復雜和精密程度是今天的科學技術所不能比擬的。不過,雖然我們不能完全讀懂身體的語言,卻可以正確認識身體的用意,只要不去阻止、干擾和破壞身體的正常行為,就可以充分利用自愈力來防病健身。別給神醫幫倒忙,現實生活中,因為經濟利益的驅動等原因,很多醫生重藥劑治療而輕防治。有時藥物也確實可以起到“藥到病除”的效果,所以也符合大多數病人的需求。因此,人們已經習慣了生病就求助于醫藥,而忽視對身體自愈力這個“天然神醫”的利用。 但是,使用藥物的結果往往只是減輕了病痛的“假象”,藥物(特別是內服藥物)其實也必須通過身體自愈系統的調節起作用。俗話說“是藥三分毒”,真正無任何副作用的藥物是極少見的,而身體各部分的平衡運行才是健康的終極標準。如果說藥物的副作用僅僅是干擾了人體的正常調節,那么長期使用化學藥物而產生的耐藥性則會使病越治越多,藥越來越不好使。耐藥性又稱抗藥性,指病原體對藥物反應降低的狀態。如果長期使用抗菌藥物,一旦應用劑量不足,病原體就通過產生使藥物失活的酶、改變膜通透性阻滯藥物進入、改變靶結構或改變原有代謝過程而產生耐藥性。修復自愈力——戰勝疾病重獲健康的最高境界 總之,耐藥性嚴重者,多種抗菌藥物都對其失效。 隨著抗生素的應用日益廣泛,細菌對一些常用藥物表現出程度不同的耐藥性。越是使用時間長、應用范圍廣的藥物,耐藥性就越嚴重,致病細菌會大量繁殖,正常菌群被破壞,容易引起二重感染。醫療的至高層次--修復自愈力無論是藥物的副作用,還是人體由于服藥而產生的耐藥性,最終都影響了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。所以盡管現在的醫療條件很好,各種各樣的病癥卻比以前更多、更年輕化、復雜化。 身體本有天然神醫大藥,過分迷信化學藥物,忽視人體內藥,就等于是拿珍饈佳肴去換咸菜窩頭。中醫有言“三分治,七分養”,指的是:在病人康復過程中,醫生和藥物所起的作用較少,身體的恢復更多依賴于自我調節,也就是修復自愈力的過程。盡量依靠內力來治愈疾病,這是中醫藥的根本宗旨,也是醫療的至高層次,更是戰勝疾病重獲健康的最高境界。修復自愈力,首先要提高免疫功能,提高免疫功能,主要是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、分化,所以要依靠GC-多糖發揮作用。日期:2020-05-04 查看詳情 -
喝茶好還是喝咖啡好?由這個因素決定
茶和咖啡都有提神的功效,有人喜歡喝茶,有人喜歡喝咖啡,那么到底是喝茶好還是喝咖啡好呢?喝茶還是喝咖啡,我們過該怎么選?茶和咖啡,哪個更養生?喝茶好還是喝咖啡好?由這個因素決定 茶的身份尊貴,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飲料的代表,自古流傳到現代,當中必定有其原由?! 〔枞~里含有的茶多酚物質幫茶穩住江湖地位。不僅抗氧化還抗癌,對于中老年人能大大降低患癌風險。而茶葉中少量的咖啡因也能拯救“特困青年”長年想要臥榻的煩惱?! 】Х茸钪饕沧钪匾臓I養素非咖啡因莫屬??Х纫蜃屇愀杏X疲勞驟減,促使胃腸里的消化液體分泌。但需要提醒的是,打飛對大腦、心臟和肺部有少許刺激,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喝咖啡?! ≌劦浇】?,就不得不提預防疾病的事兒,這方面咖啡是首屈一指的好。不少愛應酬的中年人對痛風、肝功能損傷等問題十分頭疼,而咖啡恰恰能預防此類疾病。對于老年人咖啡同樣能讓他們受益,遠離老年癡呆困擾?! 〔韬涂Х榷加凶陨淼娜毕荨 》彩戮哂袃擅嫘?,咖啡和茶都有他們自身的缺陷。喝茶好還是喝咖啡好?由這個因素決定 茶里面有一種物質叫鞣酸,而我們喝起來有苦澀的味道也是拜它所賜。如果茶喝得過多,身體里積累了的鞣酸便會帶走我們身體里的鈣,容易讓骨頭變得松松的?! 《Х认鄬Σ鑱碚f,鞣酸很少量,對骨骼沒什么太大的殺傷力,但是它對心臟的刺激作用是不容小覷的?! ∫驗榭Х纫驅π呐K系統具有刺激作用,為此一些特別敏感的人群會較容易出現心悸等癥狀,再嚴重些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,比如出現早搏。如果咖啡喝得過多,還會對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?! 『炔韬眠€是喝咖啡好? 喝茶比較好還是喝咖啡比較好?不妨根據自己的體質,選擇合適自己的飲品,不要過分地吹捧茶或者咖啡,讓其過度驕傲。如果身體都可以適應二者,咖啡和茶輪換著喝亦無不可。切忌過多飲用,畢竟物極必反的道理存在于世間萬物。日期:2020-05-03 查看詳情 -
注意啦!這些習慣你有嗎?
眾所周知,免疫力非常重要,平時生活中一定要通過好習慣的養成來提高免疫功能,免疫力功能增強了,身體的抗病能力才能提高。那么,養成那些好習慣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功能呢? 1、健康飲食 不良的飲食習慣則會導致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而感染疾病。相反,恰當的飲食對疾病會起到治療的作用,幫助人體恢復健康。想要提高免疫力,健康飲食是必要保障?! ∈紫仁澄锒鄻?,谷類為主,粗細搭配;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;每天吃奶類、大豆或其制品;常吃適量的魚、禽、蛋和瘦肉;減少烹調油用量,勿偏愛超市買熟食,吃清淡少鹽膳食;食不過量,天天運動,多喝水多出汗,保持健康體重;三餐分配要合理,零食要適當;每天足量飲水;多吃新鮮衛生的食物。注意啦!這些習慣你有嗎? 2、保證充足睡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人生病后人總是特別嗜睡,因為機體通過睡眠來抑制其他生理功能,突出免疫功能,幫助人體早日恢復健康,由此可見充足的睡眠能增強人體免疫力。醫學實驗也發現,人如果減少4小時的睡眠,體內免疫細胞活力就減弱28%;而獲得充足睡眠后便可恢復?! 】梢?,健康的睡眠可以幫助你激活免疫系統,提高免疫功能和再生免疫功能。想要提高免疫功能的人,需要通過睡眠進行調養,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,每天早睡早起之后精神變得良好,抵抗力也會提高?! ?、科學運動 科學運動可提高單個細胞的免疫機能,調節自然殺傷細胞的能力,還可促進體內干擾素(抗病毒、抗癌)的分泌,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。應每周鍛煉不少于五天,每天應不少于30分鐘,這是運動時間的底線。每次運動在60~90分鐘為宜,這樣既有利于提高身體機能,又利于恢復體力。注意啦!這些習慣你有嗎? 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。例如:①腦力工作者應選擇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爬山、打球、體操等;②肥胖者可選擇長跑、騎自行車、游泳、跳繩、球類等活動;③身體消瘦者可選擇俯臥撐、單雙杠、拉力器、舉啞鈴等來增強肌肉力,選擇跑步、健美操、游泳、球類等來促進消化吸收功能;④老年人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運動,宜選擇散步、慢跑、太極拳、氣功、廣播體操等活動?! ?、選擇適當的免疫調節食品寶劍品和藥的戰爭持續了好多年。各說各的道理。其實,咱們的老祖先早就說過,是藥三分毒。所以,沒病千萬別吃藥。就算生病了,也要慎重的吃藥。而寶劍品就不一樣了。只要我們選擇的正確,適度的補充,對身體是非常好的。就是一種有益于免疫細胞的優質產品。適當補充對于免疫力的調節有著很大的幫助?! ≈挥猩罘绞浇】?,才能健康的生活。日期:2020-05-02 查看詳情 -
五一或超9000萬人出行,無癥狀感染者可能與你同游!
最近氣溫升高、陽光正好又恰逢5天連休的加長版五一假期中國旅游研究院預估超9000萬人出行但疫情尚未過去許多人又擔心旅游會中招染病今年的五一,到底要不要出去玩?假期將至,疫情未止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,截止4月27日24時,我國新增確診病例6例,其中3例為境外輸入病例,3例為本土病例(黑龍江3例),現有確診病例648例,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552例。光看數據,病例好像只有零星的新增,給人一種疫情已經翻不起什么風浪的感覺。但許多人卻忽視了“無癥狀感染者”帶來的傳播風險! 令人觸目驚心的“1傳87”哈爾濱新冠疫情傳染鏈,傳染源頭就疑似是從美國歸國的無癥狀感染者,在居家隔離期間傳染給鄰居后,再由鄰居親友聚餐、感染者就醫等行為進一步擴散,甚至出現了跨省傳播。截至4月25日24時,這波再爆發的本土疫情已致88人感染(哈爾濱85例,大慶1例,遼寧撫順1例,內蒙古鄂溫克1例)。給病毒一個小小的機會,它就能還你一波大大的傳染。 并且,無癥狀感染者離我們并不遙遠。2020年4月13日,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一個團隊在醫學期刊NEJM 在線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。研究發現,入院的新冠病毒陽性的33例患者中有29例(87.9%)在就診時沒有新冠病毒肺炎的癥狀。而廣州市4月5日至4月23日排查13.87萬人,共發現185名新冠肺炎感染者,其中164人無癥狀,無癥狀率約為88.6%,似乎也印證了這一研究結論。 (圖片截自新浪微博)高達88%左右的無癥狀率,這意味著在確診病例數字背后,還有著怎樣龐大的無癥狀感染人群?與你擦肩而過的游人、和你同在一家餐館用餐的食客、動車上相鄰而坐的旅客……他們都有可能是未被發現的潛在感染者。在這種背景下出游,更應該謹慎小心,首先,就是要圈定合理的出游目的地范圍。不出省,多戶外五一旅游,無非就是出境游、國內游、省內游、周邊游,它們各自的風險如何,該怎么抉擇呢?*境外游推薦指數:☆☆☆☆☆鑒于當前嚴峻的國際疫情形勢,出境游是最不推薦的旅游形式。外交部也提醒,中國公民要充分評估當前國際旅行所帶來的交叉感染、滯留國外等嚴重風險。*國內游推薦指數:★★★☆☆近日,中央發布的《關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》中就明確指出,全國性文體活動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暫不恢復??缡∮卧诂F實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,比如,長時間乘坐動車、飛機等封閉式交通工具,在外群聚餐飲等行為帶來的病毒感染風險;以及各地政策差異造成的返程后需隔離14天的情況等等。出省的國內旅行,建議還是能不去就不去。 *省內游、周邊游推薦指數:★★★★☆省內游、周邊游等短途旅行,一方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間較短,或可采用自駕的形式出行,交叉感染風險降低;另一方面,人員的流動、流向更有利于管控,更便于后續防疫工作的開展??梢哉f,省內游和周邊游,是今年特殊情況下,較好的出行選擇??偟膩碚f,今年的五一出行,絕對不要出國,能不出省就不出省,在居住地附近旅游散心,是最佳選擇。此外,我們最好選擇戶外景點游玩,戶外不僅空氣流通,能夠降低病毒傳播概率,同時戶外空曠,有利于游客之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,降低交叉感染風險。還要注意的是,老人、慢性病患者、孕婦等高危人群,不建議出行旅游。出門在外,保護好自己出門旅行,景色再好,防護也不能少。如何規劃一個安全的行程?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:(1)出行前: ? 就近錯峰出游,避開熱門景點和高峰時段,避免室內娛樂項目;? 準備好口罩、甘草精華香皂、消毒噴霧及免疫促進劑(如GPComplex)等防疫物品并隨身攜帶;? 充分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疫情情況、風險等級等信息。(1)出行方式: ? 盡量選擇自駕形式出行,能夠避免與他人過多的接觸;? 如果要乘坐巴士、地鐵、火車、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,要全程佩戴口罩,保持手部衛生,遵守秩序;? 使用共享單車、共享汽車等共享交通工具時注意對高頻接觸位置的消毒。(3)游玩過程中: ? 在景區不擁擠扎堆,注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;? 人員密集或進入室內時,要自覺戴上口罩;? 打噴嚏、咳嗽時注意禮儀,應用手肘部掩住口鼻;? 注意手部衛生,經常清洗消毒雙手;? 旅途中如出現發燒、干咳、胸悶、乏力等癥狀,請立即到附近醫療機構就診。(4)出行飲食: ?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,盡量減少飲食次數;? 在景區內吃飯,首選自帶食品和餐具,并在人員不太密集的地方飲食;? 在餐館用餐,首選外帶餐品及一次性餐具,回酒店房間食用,如果選擇堂食,應間隔錯位落座,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;? 在餐館要減少觸碰公共設施,盡快用餐,快速離場,減少交叉感染可能。(5)酒店住宿: ? 選擇正規的、衛生條件達標的酒店、旅館入??;? 消毒門把手、水龍頭、馬桶圈等高頻接觸的位置;? 使用自帶的水杯、毛巾、拖鞋等個人用品五一假期加長到5天,是出門游玩的好機會,但防范疫情絕對不能放松。就近出游,選擇戶外景點,做好防護措施,保持安全距離不扎堆,注意清潔消毒,非常時期的出行計劃一樣可以愉快而安全。這個五一假期,你想去哪里旅行?又做了哪些計劃和措施?日期:2020-04-30 查看詳情